学院概况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53年秋建立的南京师范学院马列主义教研室,历经政教系和马列部、经济法政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到今天的公共管理学院,筚路蓝缕,薪火相传,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和汗水,铸就了厚重的历史。近年来,学院坚持“党建引领、协同创新、提升质量、彰显特色”的办学方针,各项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学院现有教职工78人,专任教师65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19人。外籍教师2名。博士生导师22人(不含校外兼职),硕士生导师50人(不含校外兼职)。学院现有国家重大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人;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1个;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3人、第三层次3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1个、中青年学术带头人5人、骨干教师3人;省级社科英才2人,优青2人;江苏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1人;江苏省“双创博士”6人;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1人;南京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六大人才高峰”项目资助人员1人。

       院党委对照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五个到位”的创建要求,遵循“夯实基础,彰显特色”的党建工作思路,实施“固本强基”计划和“特色党建”计划,以“五强化五到位”夯实基础工作,加强党组织“五力”建设,以学科专业为优势彰显党建特色,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院党委获评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江苏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首批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江苏省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奖一等奖,“增强归属感  提升获得感——基于教师成长与发展需要的高校教师党建工作创新”入选《江苏高校党建工作典型案例100例》,共获省级以上党建及思政工作奖20余项。学院党建工作被光明日报、新华日报、全国高校政治思想工作网等权威媒体广泛宣传报道。

       学院下设政治学系、哲学系、行政管理系,有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基地、江苏高校东亚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江苏省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研究中心、乡村文化振兴研究中心、统一战线与治理现代化研究院等省部级重点研究机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经济伦理学研究所、江苏省人才选拔面试考官培训基地、校MPA教育中心、瑞华慈善文化研究院设在我院。

       学院涵盖政治学、哲学和公共管理三个一级学科。其中哲学为江苏省优势学科,政治学为江苏省重点学科。学院有政治学、哲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政治学、哲学两个博士后流动站;政治学、哲学、公共管理三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MPA);哲学、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应急管理四个本科专业,其中哲学与行政管理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应急管理为新文科专业,行政管理专业与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开展中美合作培养121项目。

       2016-2022年,学院教师获得国家级社科基金项目57项(其中重大招标6项、重点项目8项),国家艺术基金1项,部省级课题45项。出版和发表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部,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1项,江苏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4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12项)。

       学院以“立足学科、面向社会、着眼未来”为导向,致力于培养理想远大、信念坚定、品德优良,具有全球视野和家国情怀、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怀有公共精神和公共抱负的社会引领者。学院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紧扣“公管新青年”核心素养,强化学生思想引领与专业学习融合发展;聚力优良学风创建,启动学生发展中心建设,创设“论道”学术大讲堂,开展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读书文化节、哲学节等活动,以优良学风涵养学生成长;构建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将厚生育人文化融入人才培养各阶段,努力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

       公共管理学院将进一步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整合优质办学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扩大学术影响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优化社会服务,全面推进学院内涵建设,努力创建高水平、有特色的研究型学院。